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告 > 采购公告

数智生态养生文化城(2863 计划)3 万人自给自足 1 年种植类产品清单

  • 2025-08-28 05:08:32 9

核心适配逻辑

• 需求总量:3 万人 1 年需粮食 3 万吨 + 蔬菜 6 万吨 + 水果 1500 + 饲料原料 8000 吨(支撑养殖)+ 生态种植配套 5000 吨(土壤 / 水系修复)

• 种植场景:露天智能种植区(9.85 万亩)+ 垂直农场(10 公顷 = 150 亩),数智化管理(AI 灌溉、物联网监测),确保亩产达标率≥95%

• 循环适配:饲料作物对接养殖需求,生态作物对接土壤改良与水系治理,形成 种植 - 养殖 - 生态闭环

 

作物类别

具体品种

种植场景

品种特性(适配数智种植)

种植面积

年产能

3 万人自给自足适配说明

一、粮食作物(满足年需 3 万吨)

1. 优质水稻(南粳 46 / 湘早籼 45

露天智能种植区(3 万亩)

抗病性强,亩产 1000kg,米质达国标二级,适配南方气候;支持 AI 精准施肥(氮肥利用率提升 20%

3 万亩

1.5 万吨

占粮食总需求 50%,满足 3 万人日均大米消费 1.39kg(人均年耗大米 500kg

 

2. 强筋小麦(济麦 44 / 中麦 895

露天智能种植区(2 万亩)

抗倒伏,亩产 800kg,蛋白质含量 14-16%(适合制作面条 / 馒头);适配物联网墒情监测(干旱预警响应≤1 小时)

2 万亩

0.8 万吨

占粮食总需求 26.7%,满足 3 万人日均面粉消费 0.74kg(人均年耗面粉 270kg

 

3. 高蛋白玉米(郑单 958 / 先玉 335

露天智能种植区(1.17 万亩)

耐旱,亩产 1200kg,粗蛋白含量 9-10%;支持无人机植保(病虫害防治效率提升 30%

1.17 万亩

0.7 万吨

占粮食总需求 23.3%,用于制作玉米糁、饲料原料(2000 吨玉米转化为饲料),适配养殖循环

 

4. 有机大豆(中黄 30 / 黑农 84

露天智能种植区(0.5 万亩)

根瘤固氮(减少化肥使用 30%),亩产 200kg,脂肪含量 20-22%;适配轮作种植(与玉米轮作改良土壤)

0.5 万亩

0.1 万吨

补充植物蛋白,满足 3 万人日均豆制品消费 0.09kg(人均年耗大豆 30kg),制作豆腐、豆浆等

 

5. 高淀粉红薯(徐薯 32 / 商薯 19

露天智能种植区(0.3 万亩)

耐贫瘠,亩产 3000kg(鲜重),淀粉含量 20-25%;适合林下间作(提升土地利用率 50%

0.3 万亩

0.9 万吨(鲜重)

替代部分主粮,制作红薯干、淀粉,满足 3 万人日均杂粮消费 0.82kg(人均年耗红薯 300kg 鲜重)

二、蔬菜作物(满足年需 6 万吨)

1. 叶菜类(上海青、油麦菜、生菜)

1. 垂直农场(10 公顷 = 150 亩):立体种植,AI 控温(20-25℃);2. 露天智能种植区(0.5 万亩):多茬种植(年 3-4 茬)

速生(25-30 天收获),垂直农场亩产 20 吨(鲜重)、露天亩产 3 吨(鲜重);病虫害少(减少生物农药使用 50%

150 亩(垂直)+0.5 万亩(露天)

2 万吨(垂直)+1.5 万吨(露天)=3.5 万吨

占蔬菜总需求 58.3%,满足 3 万人日均叶菜消费 3.24kg(人均年耗叶菜 1180kg),垂直农场保障冬季供应

 

2. 瓜果类(番茄、黄瓜、辣椒)

露天智能种植区(0.8 万亩)

无限生长型品种,番茄亩产 2 吨、黄瓜亩产 2.2 吨、辣椒亩产 1.8 吨;适配智能吊蔓系统(产量提升 15%

0.8 万亩(番茄 0.3 + 黄瓜 0.3 + 辣椒 0.2 万)

0.6 万吨(番茄)+0.66 万吨(黄瓜)+0.36 万吨(辣椒)=1.62 万吨

占蔬菜总需求 27%,满足 3 万人日均瓜果消费 1.5kg(人均年耗瓜果 548kg),覆盖炒菜、调味需求

 

3. 根茎类(胡萝卜、白萝卜、土豆)

露天智能种植区(0.36 万亩)

耐储存(常温存储 3-6 个月),胡萝卜亩产 2.5 吨、白萝卜亩产 3 吨、土豆亩产 2 吨;适配土壤墒情传感器(浇水精准度提升 40%

0.36 万亩(胡萝卜 0.12 + 白萝卜 0.12 + 土豆 0.12 万)

0.3 万吨(胡萝卜)+0.36 万吨(白萝卜)+0.24 万吨(土豆)=0.9 万吨

占蔬菜总需求 15%,满足 3 万人日均根茎消费 0.83kg(人均年耗根茎 303kg),用于炖菜、储存应急

 

4. 特菜类(菠菜、西兰花、芹菜)

露天智能种植区(0.1 万亩)

高营养(菠菜含铁量 2.9mg/100g,西兰花含维生素 C 66mg/100g),亩产 2 吨;适配错峰种植(全年分 6 茬)

0.1 万亩

0.2 万吨

补充微量元素,满足 3 万人日均特菜消费 0.19kg(人均年耗特菜 69kg),优化膳食结构

三、果树作物(满足年需 1500 吨水果)

1. 乡土乔木果(苹果、梨、桃)

露天果树种植区(0.6 万亩)

苹果(红富士,亩产 1.5 吨,糖度 14-16%)、梨(酥梨,亩产 1.8 吨)、桃(水蜜桃,亩产 1.2 吨);适配病虫害 AI 识别(防治准确率≥90%

0.6 万亩(苹果 0.2 + 0.2 + 0.2 万)

0.3 万吨(苹果)+0.36 万吨(梨)+0.24 万吨(桃)=0.9 万吨

占水果总需求 60%,满足 3 万人日均乔木果消费 0.82kg(人均年耗乔木果 300kg

 

2. 灌木 / 藤本果(葡萄、草莓、蓝莓)

露天棚架种植区(0.4 万亩)

葡萄(巨峰,亩产 1.2 吨,糖度 18-20%)、草莓(红颜,亩产 0.3 吨,设施种植年 2 茬)、蓝莓(北陆,亩产 0.2 吨,富花青素)

0.4 万亩(葡萄 0.2 + 草莓 0.15 + 蓝莓 0.05 万)

0.24 万吨(葡萄)+0.09 万吨(草莓)+0.01 万吨(蓝莓)=0.34 万吨

占水果总需求 22.7%,满足 3 万人日均浆果消费 0.32kg(人均年耗浆果 117kg

 

3. 坚果类(核桃、板栗)

山地果树种植区(0.2 万亩)

核桃(香玲,亩产 0.3 吨,含油量 65-70%)、板栗(燕山红栗,亩产 0.2 吨);适配干旱山区种植(节水灌溉)

0.2 万亩(核桃 0.1 + 板栗 0.1 万)

0.03 万吨(核桃)+0.02 万吨(板栗)=0.05 万吨

补充脂肪与微量元素,满足 3 万人日均坚果消费 0.05kg(人均年耗坚果 18kg

 

4. 南方特色果(柑橘、枇杷)

露天暖区种植区(0.1 万亩)

柑橘(沃柑,亩产 2 吨,糖度 15-17%)、枇杷(白沙,亩产 0.5 吨);适配南方气候,支持果实糖度实时监测

0.1 万亩(柑橘 0.08 + 枇杷 0.02 万)

0.16 万吨(柑橘)+0.01 万吨(枇杷)=0.17 万吨

占水果总需求 11.3%,丰富水果品类,满足 3 万人日均特色果消费 0.16kg(人均年耗特色果 58kg

四、饲料作物(支撑养殖年需 8000 吨干料)

1. 青贮玉米

露天饲料种植区(3 万亩)

生物量高,亩产 5 吨(鲜重),折算干料 1.5 吨,粗纤维含量 25-30%;适配全株青贮(营养保留率≥90%

3 万亩

4.5 万吨(鲜重)=1.35 万吨(干料)

提供养殖用粗饲料,占饲料干料需求 67.5%,支撑 15 万只鸡、0.6 万头猪的青饲料供应

 

2. 紫花苜蓿

露天牧草种植区(1.2 万亩)

高蛋白(粗蛋白含量 18-22%),亩产 0.8 吨(干料),年刈割 4-5 次;适配轮作(与玉米轮作改良土壤)

1.2 万亩

0.96 万吨(干料)

提供养殖用蛋白饲料,占饲料干料需求 48%,替代 20% 外购蛋白原料

 

3. 黑麦草

露天冬闲田种植区(0.5 万亩)

耐寒(-10℃可生长),亩产 1.2 吨(鲜重),年 2 茬;适合冬春季补饲(解决饲料淡季缺口)

0.5 万亩

0.6 万吨(鲜重)=0.18 万吨(干料)

补充冬春季饲料,占饲料干料需求 9%,确保禽畜全年营养均衡

五、生态修复作物(支撑土壤 / 水系治理)

1. 绿肥作物(紫云英、苕子)

露天耕地轮作区(1 万亩)

紫云英(亩产 2 吨鲜草,固氮量 50kg / 亩)、苕子(亩产 2.5 吨鲜草);适配水稻 / 小麦后茬种植(改良土壤有机质)

1 万亩(紫云英 0.6 + 苕子 0.4 万)

1.2 万吨(紫云英)+1 万吨(苕子)=2.2 万吨(鲜重)

翻压还田后提升土壤有机质 0.2 个百分点,减少化肥使用量 30%,覆盖 10 万亩耕地的 10% 轮作需求

 

2. 水生植物(芦苇、菖蒲、茭白)

水系治理种植区(0.5 万亩)

芦苇(亩产 3 吨鲜草,净化 COD 效率 30%)、菖蒲(亩产 2.5 吨鲜草,吸附氨氮)、茭白(亩产 1.5 吨鲜笋,可食用 + 净化)

0.5 万亩(芦苇 0.2 + 菖蒲 0.2 + 茭白 0.1 万)

0.6 万吨(芦苇)+0.5 万吨(菖蒲)+0.15 万吨(茭白)=1.25 万吨

芦苇 / 菖蒲用于 5 万亩水系净化(覆盖 10% 水域面积),茭白可食用(补充蔬菜品类),实现 生态 + 食用双价值

 

3. 固氮灌木(沙棘、紫穗槐)

边坡 / 荒地种植区(0.3 万亩)

沙棘(亩产 1 吨鲜果,固土护坡)、紫穗槐(亩产 2 吨鲜枝,固氮改良);适配边坡绿化(防止水土流失)

0.3 万亩(沙棘 0.15 + 紫穗槐 0.15 万)

0.15 万吨(沙棘果)+0.3 万吨(紫穗槐枝)=0.45 万吨

覆盖 300 公里边坡的 10% 绿化需求,沙棘果可加工成果汁(补充饮品),紫穗槐枝可粉碎为饲料辅料

备注

1. 产能测算依据- 粮食:按 人均年耗 1 (大米 500kg + 面粉 270kg + 玉米 / 大豆 / 红薯 230kg)测算,3 万人需 3 万吨;- 蔬菜:按 人均年耗 2 (叶菜 1180kg + 瓜果 548kg + 根茎 303kg + 特菜 69kg)测算,3 万人需 6 万吨;- 水果:按 人均年耗 50kg”(乔木果 300kg + 浆果 117kg + 坚果 18kg + 特色果 58kg,此处单位为克,实际人均年耗 50kg=50000g)测算,3 万人需 1500 吨;- 饲料:按养殖需 11700 吨饲料(干料),其中 60% 来自种植作物(其余 40% 为养殖废弃物循环),测算需 8000 吨种植饲料原料;

2. 数智种植适配- 垂直农场:聚焦叶菜类速生作物,通过 AI 控温、立体栽培实现 “150 亩年产 2 万吨(亩均产能 133 吨,是露天的 44 倍);- 露天种植:粮食 / 瓜果 / 果树适配北斗导航播种、物联网墒情监测、无人机植保,确保亩产达标率≥95%

3. 循环逻辑- 种植废料(秸秆、残枝):100% 粉碎为饲料辅料(年处理 1.2 万吨)或有机肥原料(年处理 2 万吨);- 生态作物:绿肥还田、水生植物净化水系后用于灌溉,形成 种植 - 生态 - 种植闭环;

4. 调整机制:可根据年度气候(如降雨量、积温)调整作物品种(如干旱年份增加耐旱玉米、减少水稻),调整幅度≤10%,确保总产能满足 3 万人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