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县行政主官,您的案头永远堆着两类文件:一类是“要落实的部署”,一类是“要解决的难题”——生态保护的钱从哪来?传统产业怎么升级?老百姓的增收路咋拓宽?今天,数智生态养生文化城(2863计划)向您递出的,不是一份“纸上蓝图”,而是一套“可落地、可量化、可考核”的县域治理工具包。它能帮您把“生态优势”变成“发展动能”,把“文化资源”变成“民生福祉”,让您在“抓落实”的战场上,多一把趁手的“硬工具”。
这是破解县域治理难题的“金钥匙”
您比谁都清楚,县域工作最怕“三个空”:政策落地“空转”、资源投入“空耗”、民生承诺“空响”。2863计划的价值,正在于帮您把“空”填成“实”:
- 当您为“生态保护缺钱”犯难——我们让10万亩生态基地变成“活资产”:每棵树的固碳量上链记价,碳汇交易收益直接进财政专户,既能完成上级下达的“生态考核指标”,又能反哺护林员工资、河道清淤等开支,让“绿水青山”不再是“财政负担”;
- 当您愁“传统产业升级慢”——我们给老手艺装“数字翅膀”:剪纸、陶艺这些“养在深闺”的特产,通过元宇宙展厅、数字藏品平台触达全国8500万会员,您分管的文旅局、农业农村局不用“另起炉灶”,按我们给的“非遗数字化流程”推进,3个月就能看到订单增长;
- 当您念“村民增收缺抓手”——我们把“积分制”变成“增收账”:村民种一亩有机田、扫一次村道、学一门非遗手艺,都能赚积分换股权,年底分红直接打到社保卡上。您下乡调研时,老百姓念叨的“县长办了实事”,就藏在这些看得见的增收里。
以县长的执行力看2863:它是“三个抓手”,更是“一本明白账”
对您而言,好项目的标准只有一个:“能落地、能见效、能持续”。2863计划给您的,正是这样一套“闭环工具”:
- 它是统筹部门的“协调器”——您不用再在常委会上催“农业局的基地进度”“文旅局的非遗工坊”:我们提供《县域实施清单》,明确各部门职责(农业局负责生态基地认证、文旅局牵头非遗数字化、财政局对接碳汇资金),附带着“时间表”“流程图”,您只需每月开一次调度会,看进度、解卡点;
- 它是对接资源的“转换器”——您不用再跑省进京“找项目、拉投资”:我们联动共帮集团类平台的200+企业,把您县的有机米、非遗手作直接送进平台超市、会员礼盒,物流由平台旗下企业负责,您的商务局只需做好“品控把关”,就能让本地产品“出县进城”;
- 它是考核民生的“计分牌”——您向老百姓承诺的“增收、增福”,都能变成“硬数据”:村民年人均增收≥2000元、共享食堂覆盖80%行政村、非遗产业带动500人就业……这些指标既能写进您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又能作为“民生实事”接受人大监督。
我们向您承诺:不添乱、好操作,做您落实工作的“助推器”
县长抓工作,最忌“花架子”。2863计划的落地,全程贴着您的“执行力”设计:
- 给您“标准化流程”——从办事处选址到核心企业签约,每一步都有《操作手册》:比如生态基地认证,我们提供“土壤检测标准”“物联网设备清单”,您的农业局按图索骥就能办,不用“反复试错”;
- 给您“现成资源库”——平台企业的11万高端会员就是“现成市场”,我们帮您县量身定制“消费帮扶包”(如“生态米+非遗礼盒”组合),您的供销社负责组织货源,物流、售后全由平台承担,财政零风险;
- 给您“技术减担子”——免费提供的“云家乡”APP,能自动统计“村民积分、企业产值、碳汇收益”,您的统计局不用再“多头报表”,打开系统就能看“生态、经济、民生”三类数据,为决策提供依据。
此刻,正是把“规划图”变成“实景图”的最佳时机
您的任期里,总有一些“必须干成”的事:或许是上级部署的“生态示范区”创建,或许是老百姓盼了多年的“增收承诺”。2863计划能帮您把这些“事”,变成“可炫耀的政绩”:
- 3年后,您县的“生态考核排名”能往前挪10位,碳汇交易收入占财政非税收入的15%;
- 非遗工坊能带动20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3万元,您在人代会上报告“乡村振兴成果”时,有实打实的案例可讲;
- 村民社保卡里的“股权分红”,会成为您下乡时,老百姓拉着您手念叨的“暖心钱”。
县域工作,成在细节,贵在落实。2863计划不是“另起炉灶”,而是给您现有的工作添“新动能”。我们已备好《县域落地专项方案》,您只需牵头成立一个“工作专班”,剩下的流程、资源、技术,我们全程兜底。
现在就行动:登录2863计划官网下载《实施指南》,或拨打全国联合指挥部专线,我们的落地团队3天内就能到您县,和您的分管副县长、各局局长一起,把方案细化成“周进度表”。
毕竟,县域振兴的实景图,从来都是靠“干”出来的——而您,正是执笔的人。
数智生态养生文化城(2863计划)领导小组
2025年8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