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在手机上扫码买下一箱家乡的苹果,不仅是消费,更是投资——系统自动给你记上500股"家乡股权";当你拍下村口清理垃圾的照片上传,链上账户立刻多了100个"生态积分",能兑换隔壁村的非遗手作;当奶奶的剪纸在元宇宙被外国人收藏,收益自动打到她的链上钱包……这不是想象,而是2863计划线上方案的日常。
一、为什么要做这个线上方案?让"家乡变革"触手可及
2863计划的核心是"全民共建",但过去"想参与却没渠道""付出了却没回报""担心钱花了没效果"成了阻碍。现在,我们用Web3.0技术搭了一个"链上文化城",把线下数智生态养生文化城的全部功能搬到线上,让你:
- 随时参与:不用回村,手机上就能认领生态任务、买家乡特产、投票决定村里的事;
- 付出有证:消费、劳动、保护生态的每一份贡献,都变成链上可查的数字资产,跑不了、改不了;
- 收益透明:股权、分红、积分实时到账,国家兜底资产安全,工会保障全民分利。
二、技术底座:Web3.0让"信任"不再是难题
我们用国家主权区块链"国琏"做底座,给每个参与者发"数字身份证(DID)",给每片林子、每个非遗手艺、每笔交易发"链上身份证"。简单说:
- 区块链存证:你消费100元换500股、种的树年固碳1.2吨,这些数据永远存在链上,谁也改不了;
- 智能合约自动算:不用人工对账,系统按规则自动给你记股权、发积分、分分红(比如每月10号自动打钱到账);
- 数字孪生映射:线下10万亩生态基地、非遗工坊、共享食堂,在链上有1:1的"数字分身",你在手机上就能看长势、查订单、预约服务。
三、核心功能:线上做的每件事,都连着线下的家乡
(1)消费=投资,花出去的钱能"生钱"
在"2863链上商城"买家乡特产、订共享食堂餐位、预约非遗体验,每消费100元,智能合约自动给你记500股"工会股权"。这些股权不是虚的——
- 年底能分线下生态基地的碳汇收益、文旅收入(去年试点村人均分了8000元);
- 能转让给其他村民,也能兑换线下服务(比如1000股换一次中医理疗)。
(2)保护生态=赚钱,弯腰捡垃圾也有收益
打开"生态任务"板块,能看到村里发布的"河道清理""古树巡查"等任务,接任务、拍凭证、上传,系统自动发"生态积分":
- 1积分=1元,能换有机蔬菜、景区门票,也能转成股权;
- 你种的树、护的河,链上实时显示固碳量、水质改善数据,这些"生态资产"国家兜底,收益按积分占比分给大家。
(3)奶奶的手艺=数字资产,在全球赚钱
线下非遗工坊的剪纸、陶艺,在链上生成"非遗NFT":
- 你帮奶奶把剪纸做成NFT,有人买了,30%收益给奶奶,70%归工会(再分给全体村民);
- 元宇宙里有"家乡文化城",你带外国人逛虚拟非遗工坊,赚的钱直接打到链上钱包。
(4)村里的事=大家的事,手机上就能投票
设立"家乡DAO"(链上议事厅),大到"生态基地种什么",小到"共享食堂加不加红烧肉",持有股权的人都能投票:
- 投票权重按你的积分和股权算,投完系统自动执行结果(比如60%人同意种水稻,线下基地立刻调计划);
- 所有人都能查投票记录、执行进度,不怕"暗箱操作"。
四、股权与资产:国家兜底,大家分利
- 资产归国家:线下的土地、林子、设施都是国有资产,链上明明白白标着"国家所有",谁也动不了;
- 股权分两块:线上执行机构的股权,1%归"集体发展基金"(帮落后村),99%归"工会"(全体参与者按贡献分);
- 收益怎么分:碳汇交易、文旅收入、平台服务费……赚的钱80%归国家(保资产增值),20%归工会(按你的股权和积分实时分)。
五、谁能参与?怎么参与?
- 村民:用身份证开通"数字身份",消费、干活、护生态,赚积分换股权,年底分红;
- 企业:在链上开店卖生态产品、投资建非遗工坊,赚的钱按比例给国家和工会,还能获"生态贡献奖";
- 在外游子:手机上买家乡货、认养链上"碳汇树",不用回村也能当"家乡股东";
- 政府:监督资产安全,帮村里上链,看数据抓落实,轻松当"服务员"。
六、现在能做什么?
1. 去区县政务服务中心,用身份证开通"2863数字身份";
2. 扫码关注"2863链上家乡"公众号,进入商城买第一单家乡货,领500股;
3. 看看"生态任务"板块,认领一个能做的事(比如拍村口垃圾点照片),赚第一笔积分。
这不是一个APP,而是一个"数字家乡"——在这里,你的每个点击都是给家乡添砖,每笔消费都是为未来存钱,每次参与都是共富的种子。
2863,链上见,家乡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