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服务覆盖:聚焦 “预防 - 诊疗 - 康复 - 康养” 全链条,覆盖 3 万人全人群(老年人占 30%、儿童占 20%、慢性病患者占 15%),年服务总量≥15 万人次
• 数智支撑:90% 服务依托数智工具落地(如健康手环数据联动、智能诊疗舱检测、中医 AI 辨证),实现 “数据互通、服务互联”
• 资源衔接:服务内容匹配前期《服务岗位清单》(全科医生、健康管理师等)与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(康复器械、常用药品),确保 “人 - 物 - 服务” 闭环
服务类别 | 具体服务项目 | 服务内容(适配自给自足目标) | 年度服务规模 | 数智支撑条件 | 与前期清单衔接说明 |
一、基础医疗服务(解决 “小病不出城、大病快转诊”) | 1. 社区门诊诊疗 | 1. 常见病诊疗:感冒、肠胃炎、呼吸道感染等基础疾病诊治,开具处方;2. 慢性病复诊: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患者定期复诊,调整用药方案;3. 基础检查:血常规、尿常规、心电图等 12 项基础检测(依托智能诊疗舱) | 年服务 3 万人次(日均 82 人次,覆盖 100% 基础医疗需求) | 1. 智能诊疗舱(3 台,日处理 500 人次检测);2. 健康中台(实时调取居民健康档案,处方电子化);3. 药品管理系统(凭电子处方发药,避免滥用) | 1. 岗位:30 名社区全科医生(按 1000 人 / 1 名配置)、12 名药房管理员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常用药品(感冒药 90 万盒、慢性病药 40 万盒)、医疗耗材(口罩 1.08 亿个) |
| 2.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| 1. 签约覆盖:为 3 万户家庭(1 万套住房,3 人 / 户)提供 “1 户 1 签约医生”;2. 上门服务:为行动不便老人、残疾人提供上门问诊(每月 1 次);3. 健康评估:每季度为签约家庭出具 1 份个性化健康报告 | 签约率 100%(3 万户),年上门服务 1.08 万人次(覆盖 9000 名老年人) | 1. 家庭医生 APP(预约上门、查看报告);2. 便携检测设备(手持血糖仪、心电图仪,上门使用);3. 健康档案系统(动态更新家庭健康数据) | 1. 岗位:30 名社区全科医生(每人负责 1000 人)、40 名健康管理师(协助评估)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健康监测配件(血压计袖带 3 万个、血糖仪试纸 90 万盒) |
| 3. 远程医疗协作 | 1. 远程会诊:对接 3 家三甲医院,为疑难病症患者提供远程会诊(年 200 例);2. 远程手术协助:协助三甲医院专家完成远程微创手术(如腹腔镜手术,年 10 台);3. 检验结果互认:社区检测数据(如生化指标)同步至三甲医院,无需重复检测 | 年远程会诊 200 例、远程手术 10 台,检验结果互认率 100% | 1. 4K 远程手术系统(2 台,延迟≤200ms);2. 医疗数据加密传输系统(量子加密,保障隐私);3. 三甲医院接口(实时对接专家资源) | 1. 岗位:5 名专职远程医疗协调员(从全科医生中抽调);2. 物资:《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类清单》的手术机器人(2 台)、诊疗舱核心设备 |
二、慢性病管理服务(保障 4500 名患者管理率≥95%) | 1. 慢性病筛查与建档 | 1. 筛查覆盖:为 35 岁以上人群(约 1.2 万人)开展高血压、糖尿病筛查(每年 2 次);2. 建档管理:为确诊患者(约 4500 人)建立电子健康档案,记录用药、检测数据;3. 分级管理:按病情轻重将患者分为 “轻 / 中 / 重” 三级,差异化制定管理方案 | 年筛查 2.4 万人次,建档率 100%(4500 人),分级管理率 100% | 1. 健康手环(10000 只,实时监测血压、血糖);2. 慢性病管理中台(自动分级,推送干预方案);3. 筛查数据系统(同步至社区医院) | 1. 岗位:40 名健康管理师(按 750 人 / 1 名配置)、10 名慢性病专科护士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血糖仪试纸(90 万盒)、血压计袖带(3 万个) |
| 2. 动态监测与干预 | 1. 实时监测:通过健康手环实时采集患者血压、血糖数据,异常时自动预警;2. 用药指导:每月 1 次电话或上门指导用药,确保服药依从性≥90%;3. 生活干预: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、运动方案(如糖尿病饮食计划),定期跟踪 | 年预警干预 1.8 万人次,用药依从性≥90%,生活干预覆盖率 100% | 1. 健康手环数据中台(异常数据 10 分钟内推送至健康管理师);2. AI 饮食推荐系统(根据患者病情生成食谱);3. 干预效果评估系统(每月生成干预报告) | 1. 岗位:40 名健康管理师、20 名营养师(协助饮食方案)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智能药盒(3 万个,定时提醒服药)、健康手环充电器(10 万个) |
| 3. 并发症预防与康复 | 1. 定期检查:为重度患者(约 900 人)每季度开展并发症检查(如糖尿病足、高血压肾病);2. 康复指导:针对早期并发症患者,制定康复训练方案(如足部按摩、肾功能保护训练);3. 病友互助:组织慢性病病友交流会(每月 1 次),分享管理经验 | 年并发症检查 3600 人次,康复指导覆盖率 100%(900 人),病友交流会 12 场 | 1. 并发症风险评估 AI 模型(根据检测数据预测风险);2. 康复训练指导系统(推送视频教程);3. 病友交流平台(线上 + 线下结合) | 1. 岗位:15 名康复治疗师(协助康复训练)、10 名社工(组织交流会)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康复器械(握力器 1.5 万个、足浴盆 3000 个) |
三、中医康养服务(适配 “养生文化城” 定位,年服务 1 万人次) | 1. 中医辨证与调理 | 1. AI 辨证:通过中医 AI 辨证系统(采集舌象、脉象),生成个性化调理方案(年 5000 人次);2. 中药调理:根据辨证结果,开具中药方剂(代煎配送,年 3000 人次);3. 穴位按摩指导:为居民提供穴位按摩教学(如颈椎保健、脾胃调理),年 2000 人次 | 年服务 1 万人次(AI 辨证 5000 + 中药调理 3000 + 按摩指导 2000) | 1. 中医 AI 辨证系统(准确率≥90%);2. 中药代煎配送系统(2 小时内送达);3. VR 穴位教学系统(直观展示穴位位置) | 1. 岗位:20 名中医理疗师(按 1500 人 / 1 名配置)、5 名中药师(负责方剂调配)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中药饮片(按 3000 人次用量储备)、艾灸条(15 万盒) |
| 2. 非遗康养技艺服务 | 1. 艾灸理疗:开展艾灸、温灸服务,针对关节疼痛、失眠等症状(年 4000 人次);2. 推拿按摩:提供中式推拿、小儿推拿服务(年 3000 人次,儿童占 40%);3. 传统功法教学:教授八段锦、太极等传统功法(每周 2 次,年 8000 人次参与) | 年服务 1.5 万人次(理疗 7000 + 功法 8000),儿童推拿 1200 人次 | 1. 非遗康养技艺数字化系统(记录服务效果);2. 功法教学直播系统(线上同步直播);3. 理疗效果评估表(服务后实时填写) | 1. 岗位:20 名中医理疗师、5 名传统功法教练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艾灸条(15 万盒)、推拿床(50 张,社区中医馆配置) |
| 3. 食疗与养生指导 | 1. 季节养生食谱:按四季推出养生食谱(如春季养肝、冬季补肾),每月更新 1 次;2. 个性化食疗方案:为慢性病患者、老年人制定专属食疗方案(年 2000 人次);3. 养生科普讲座:每月 1 次养生讲座(如 “中药食材鉴别”“睡眠养生”),年 12 场 | 食谱覆盖 3 万人,个性化方案 2000 人次,讲座参与 1.2 万人次 | 1. 养生食谱推送系统(通过社群 APP 推送);2. 食疗效果跟踪系统(记录饮食后健康变化);3. 讲座直播与回放系统(支持错过观看) | 1. 岗位:20 名营养师、10 名中医理疗师(主讲讲座);2. 物资:《种植类清单》的药食同源作物(如枸杞、山药)、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调味品(低盐酱油、养生食材) |
四、康复服务(覆盖 2000 名康复需求者,康复有效率≥85%) | 1. 康复评估与方案制定 | 1. 评估服务:为术后、慢性病康复患者(约 2000 人)开展康复评估(肌力、关节活动度等);2. 方案制定:根据评估结果,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(如脑卒中术后肢体训练、骨折康复);3. 方案调整:每 2 周评估 1 次,动态调整方案(年 2 万人次评估) | 年评估 2.2 万人次,方案制定率 100%(2000 人),调整率 100% | 1. 康复评估系统(自动生成评估报告);2. AI 康复方案系统(根据评估数据生成计划);3. 康复进度跟踪表(线上实时更新) | 1. 岗位:15 名康复治疗师(按 200 人 / 1 名配置)、5 名康复护士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康复器械(握力器 1.5 万个、下肢康复仪 500 台) |
| 2. 机构康复训练 | 1. 康体中心训练:在社区康体中心开展集中康复训练(如平衡训练、手部精细训练),日均 50 人次;2. 器械辅助训练:指导患者使用康复器械(如足浴盆、康复机器人),确保正确操作;3. 小组康复活动:组织康复患者开展小组训练(如 “关节康复小组”),每周 1 次 | 年机构训练 1.8 万人次,器械指导 2000 人次,小组活动 52 场 | 1. 康体中心 AI 教练系统(纠正训练动作);2. 康复器械使用指导视频(扫码查看);3. 小组活动报名系统(线上预约) | 1. 岗位:15 名康复治疗师、10 名康复助理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康复器械(足浴盆 3000 个、手部训练器 1 万个)、康体中心设备(平衡仪、跑步机) |
| 3. 居家康复指导 | 1. 上门指导:为行动不便患者(约 500 人)提供上门康复指导(每周 1 次);2. 居家训练视频:推送居家康复训练视频(如床上翻身、坐姿训练),每月更新;3. 家属培训:为患者家属开展康复护理培训(如伤口护理、辅助训练),年 1000 人次 | 年上门指导 2.6 万人次,视频覆盖 2000 人,家属培训 1000 人次 | 1. 居家康复指导 APP(推送视频、记录训练数据);2. 家属培训直播系统(线上教学);3. 上门服务预约系统(家属可预约) | 1. 岗位:15 名康复治疗师、20 名家政服务人员(协助居家护理)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康复器械(便携康复包 500 套,上门使用)、护理用品(消毒棉、绷带) |
五、公共卫生服务(保障社区公共卫生安全,合规率 100%) | 1. 疫苗接种服务 | 1. 儿童疫苗:为 0-6 岁儿童(约 6000 人)接种一类疫苗(乙肝、脊灰等),全程接种率≥98%;2. 成人疫苗:为老年人(约 9000 人)接种流感疫苗(每年 1 次)、肺炎疫苗(每 5 年 1 次);3. 应急疫苗:根据疫情情况,组织新冠、水痘等应急疫苗接种(按需开展) | 儿童疫苗接种 1.8 万人次,成人疫苗接种 1.2 万人次,应急接种按需覆盖 | 1. 疫苗接种系统(对接国家免疫规划平台);2. 接种提醒系统(提前 3 天推送预约提醒);3. 疫苗冷链监控系统(实时监测疫苗温度) | 1. 岗位:15 名预防接种护士、5 名公共卫生医师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医用酒精(180 万瓶)、一次性注射器(按接种人次储备) |
| 2. 健康体检服务 | 1. 全员体检:为 3 万人开展年度健康体检(含血常规、肝肾功能、肿瘤标志物筛查);2. 专项体检:为 65 岁以上老人(9000 人)、儿童(6000 人)开展专项体检(如骨密度、生长发育评估);3. 体检报告解读:为居民解读体检报告,提供健康建议(年 3 万人次) | 全员体检 3 万人次,专项体检 1.5 万人次,报告解读 3 万人次 | 1. 体检数据系统(同步至健康档案);2. AI 报告解读系统(初步解读异常指标);3. 体检预约系统(分时段预约,避免拥挤) | 1. 岗位:30 名社区全科医生、20 名检验技师;2. 物资:《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类清单》的生化分析仪(25 台)、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体检耗材(采血针 10 万盒) |
| 3.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| 1. 疫情监测:通过健康手环、社区门诊监测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及时发现传染病苗头;2. 消毒消杀:对社区公共区域(共享厨房、电梯)每周消毒 2 次,疫情时加密至每日 1 次;3. 健康宣教:开展传染病预防科普(如 “呼吸道传染病预防”),年 10 场讲座 | 年疫情监测 3 万人次,公共区域消毒 2400 次,宣教覆盖 2 万人次 | 1. 传染病预警系统(异常症状数据实时上报);2. 消毒记录系统(记录消毒时间、区域);3. 科普宣传系统(推送图文、视频资料) | 1. 岗位:12 名环保监测员、10 名公共卫生医师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消毒液(90 万瓶)、消毒设备(喷雾器 100 台) |
六、健康监测与档案服务(实现 “一人一档、数据互通”) | 1. 实时健康监测 | 1. 个人监测:通过健康手环监测心率、血氧、血压等 13 项指标,数据实时上传;2. 群体监测:分析 3 万人健康数据,生成 “社区健康报告”(每月 1 份);3. 异常预警:数据异常时(如心率>100 次 / 分),10 分钟内推送至健康管理师 | 手环佩戴率 100%(3 万人),年异常预警 3.6 万人次,群体报告 12 份 | 1. 健康手环数据中台(存储 134 项指标);2. 异常预警系统(分级推送:一般预警→健康管理师,紧急预警→医生);3. 群体数据分析系统(生成患病率、健康趋势) | 1. 岗位:40 名健康管理师(处理预警)、5 名数据分析师(生成报告);2. 物资:《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类清单》的健康监测手环(10000 只,覆盖重点人群)、充电器(10 万个) |
| 2.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 | 1. 建档覆盖:为 3 万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,记录基本信息、体检、诊疗、用药数据;2. 档案更新:实时同步门诊、体检、监测数据,确保档案鲜活度≥95%;3. 档案查询:居民可通过 APP 查询个人档案,医生诊疗时自动调取 | 建档率 100%(3 万人),档案更新率 100%,查询率≥80% | 1.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(符合国家卫健委标准);2. 数据同步接口(对接门诊、体检、手环系统);3. 档案加密系统(量子加密,保障隐私) | 1. 岗位:20 名健康档案管理员、10 名信息安全员;2. 物资:《数智基础设施类清单》的双活数据中心(存储档案数据)、量子加密机(保障安全) |
七、应急医疗服务(确保突发健康事件响应≤30 分钟) | 1. 应急救援服务 | 1. 急救点设置:在社区设置 5 个应急急救点(每 2000 人 1 个),配备急救箱、AED;2. 急救响应:接到急救呼叫后,30 分钟内到达现场(步行 / 电动车 / 救护车);3. 转诊衔接:严重急救案例(如心梗、中风),1 小时内转运至三甲医院 | 年应急救援 300 次,转诊 50 次,急救成功率≥90% | 1. 应急急救调度系统(自动分配最近急救点);2. AED 使用指导系统(扫码查看操作视频);3. 三甲医院转诊对接系统(提前预约床位) | 1. 岗位:20 名应急管理员、10 名急救专员(持急救证)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急救包(3 万套)、AED(5 台)、救护车(4 辆) |
| 2. 急救知识培训 | 1. 全员培训:为 3 万人开展基础急救培训(心肺复苏、止血包扎),年 2 次;2. 重点培训:为物业、家政、共享空间管理员开展进阶急救培训(AED 使用、气道异物清除),年 4 次;3. 培训考核:培训后组织考核,确保考核通过率≥90% | 全员培训 6 万人次,重点培训 1000 人次,考核通过率≥90% | 1. 急救培训视频系统(线上学习);2. 实操培训系统(模拟人、AED 训练机);3. 考核系统(线上答题 + 实操考核) | 1. 岗位:10 名急救培训师、20 名应急管理员(协助培训)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急救包(3 万套,培训用)、模拟人(10 个)、AED 训练机(5 台) |
| 3. 应急物资保障 | 1. 物资储备:每个急救点储备急救药品(硝酸甘油、肾上腺素)、耗材(绷带、止血带);2. 定期检查:每月检查应急物资保质期、完好率,及时补充更换;3. 应急调拨:突发公共卫生事件(如流感爆发),2 小时内完成物资调拨 | 急救点物资储备率 100%,检查合格率 100%,应急调拨及时率 100% | 1. 应急物资管理系统(记录储备、检查、调拨);2. 保质期预警系统(临近过期前 1 个月提醒);3. 调拨调度系统(自动计算需求,分配物资) | 1. 岗位:20 名应急管理员、5 名物资调度员;2. 物资:《非种植养殖类清单》的应急药品(硝酸甘油 1 万支)、急救耗材(绷带 10 万卷) |
1. 规模测算依据:- 基础医疗:按 “每人每年 1 次门诊” 测算,3 万人需 3 万人次,结合慢性病复诊(4500 人 ×4 次 / 年 = 1.8 万人次),总服务 4.8 万人次;- 慢性病管理:3 万人中慢性病患病率 15%(4500 人),每人每年需 4 次监测 + 2 次干预,总服务 2.7 万人次;- 中医康养:按 “30% 居民参与” 测算,3 万人 ×30%=9000 人,结合重复参与(如功法教学),总服务 1.5 万人次;- 应急医疗:参考社区急救发生率(1 次 / 100 人 / 年),3 万人需 300 次急救;
2. 数智标准要求:- 数据互通:所有服务数据需接入 “健康中台”,实现 “门诊 - 监测 - 康复” 数据互通,避免信息孤岛;- 响应时效:基础服务响应≤24 小时(如家庭医生预约)、应急服务响应≤30 分钟、预警处理≤10 分钟;- 隐私保障:医疗数据需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采用量子加密传输,仅授权人员可查看;
3. 调整机制:- 季节调整:冬季增加流感疫苗接种(+30%)、慢性病并发症检查(+20%);夏季增加传染病监测(+20%)、中暑急救(+15%);- 需求调整:若老年人占比提升(从 30% 升至 35%),增补康复治疗师(+3 人)、中医理疗师(+2 人);若慢性病患病率上升,增加健康管理师(+5 人),调整幅度≤10%;
4. 质量考核:- 服务满意度:通过社群 APP 收集满意度评分,要求基础医疗≥95%、慢性病管理≥92%、中医康养≥98%;- 效果考核:慢性病管理率≥95%、康复有效率≥85%、急救成功率≥90%,未达标项需 1 个月内整改。